丰富多彩的岳西“茶俗”
2015-04-02 08:30:16 来源:岳西民俗网 作者:汪业汉 点击:
茶俗是指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式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茶俗具有地域性、传承性、播布性和自发性,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信仰、游艺等各方面。人类最早认识到的茶,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茶可以疗疾,可以果腹,可以止渴;茶演进后,又用作祭礼祀、养廉。
岳西地处中原区域,开发得早。从挖掘的历史遗迹看,新石器时代遗物较多,说明人类在那时就在这一带活动;从史书的记载上看,舜本来禅让给皋陶(因死在大禹前),而皋陶就有效地治理了英山、六安之间这块大地域。深山野岭中不乏茶树。不过那时是咀嚼茶树的鲜叶。后来道家的梅福,佛教的慧可等羽客禅僧,还有历代的文人士子,都将茶俗不断地加以提炼、升华,使越来越多的人因之而走近茶,茶俗便形成了,并相对的固定了。
家庭主妇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煮茶汤。所谓“茶汤”,家境稍宽的是用刚烧的白开水沏上一壶茶;家境贫穷的则用老茶叶制作的“黄大茶”泡茶。但不论茶的质量高低,茶味道浓淡,人们一杯清茶入腹,神清目爽,余香满口,精神倍增。
宾客莅临,首先敬茶。以茶敬客,情深意长,特别讲究真诚、纯朴:敬茶,双手捧送;客人接茶,也用双手。然而,“酒要满,茶要浅,”斟茶过满是对客人不尊重。要添茶,或续茶,须一手提壶,一手摁盖。
亲戚朋友上门,首先送上一杯清茶。如果是春节期间,须用干净杯子倒开水冲泡茶。与此同时,五香茶蛋也端到桌上,边喝茶边吃茶蛋。再就是一碗青菜长寿面,然后吃饭。
如果是正儿八经的亲,又是第一次来,还必须专门特地为其“烧茶”。茶水里有几枚红枣,并佐以精美的糕点小吃,其中有腌制的咸生姜或甜姜片,以品茶为主,让你细饮慢吃。
大年初一的早上,主妇起床就烧茶,热茶蛋,准备就绪后;男的就开大门,燃放鞭炮。然后一家人围坐桌旁,吃早立茶(枣栗茶);同时吃茶叶蛋,叫进元宝。
立春为全年第一个节气,一般都在春节前后。这天,要供茶、果、五谷种子、香灯,放花爆,谓之“供茶接春”。
惊蛰炒害虫,一般为公历三月六日前后,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若“是日雷鸣,夏季毒虫必多”。为减少害虫,有“炒害虫”的习俗。因而惊蛰这天,将谷种、茶种、豆种、南瓜子、向日葵、各类种子各拿一小撮入锅中炒熟,分给孩子吃。
立夏为新茶出来不久,当然要饮茶。如果立夏不饮茶,则有一夏苏(昼眠)的说法。
中秋尝月,吃月饼,以助月下茗战之资。
除这些节日需进行茶事外,在国强民富或喜获丰收的年代里,还开茶话座谈会。亲朋好友或邻近族内人聚在一起,边品茶边谈丰收景象,交流生产经验。妇女还借娘娘会(或叫打茶会)以传茶会友。邀请平日来往亲密的姐妹和左邻右舍的女眷,少则一二桌,多则三五桌。这些妇女在一起,边饮茶边聊天,从村中大事到家庭隐私,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名曰:“粗茶淡饭”,实同“佳茗好饭。”一年换一家,轮流坐庄。
茶是岳西大山人的生活必需品。它除了果腹和止渴外,还用疗疾。伤风感冒等寒暑时疾,抓一把午时茶熬水喝莫不见效。
饮姜汤茶更是岳西人的特点。如果人淋了生雨,浑身不适,那就寒入体内,只要浓浓地喝上一碗姜汤茶,发出汗来,顿觉浑身轻快起来;高山寒冷,客来,冲碗“红火姜茶”以敬客,可暖身子;在冬季,大山人十分喜好围着火塘熬土罐浓茶喝。如有客人,就将客坐在最暖的位置。尤其逢年过节,油晕重了,或者餐后吹了风,只在一碗熬茶下肚,倍感清新,格外提神。一家人及亲朋好友亲密围聚在一起,边喝茶边聊天,真是其乐融融。就是夏天的夜晚,搬张茶几,沏壶热茶,放在院内的空地上,每人坐着小竹椅,边乘凉,边喝茶,谈着家事、农事、地方事,也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