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广告热线:0556-2222226
新闻热线:0556-2183314 通讯员入口 公众报料 手机版
  • 新闻热线:
    0556-2183314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俗风情 > 正文

那些粑儿

2013-06-17 15:25:23     来源:安庆晚报    作者:黄骏骑     点击:

  “萝卜白菜,各人所爱。”居家过日子,有人三餐离不得米饭,有人偏爱粉食,他们形象的说法是“吃粑粑饺饺,好像多了一个肚子。”家乡用粉类做成的粑,唇齿生香,不下百种,各有说道。

    原料不同,颜色分明。籼米、糯米、大麦、小麦、荞麦、高梁、玉米磨成粉,都可以做粑,且颜色不一样。籼米、糯米粑色白,荞麦粑黑,玉米粑黄,高梁粑红,小麦粑白中带黄。

用料不同,味道纷呈。立春后,用水菊洗净捣碎做成水菊粑,清香扑鼻,而毛香粑又是一种香味。南瓜粑甜而不腻,十分爽口。用米粉做成的生姜盐粑,咸辣皆宜,吃起来津津有味。从口感方面说,籼米粑一般较硬,而糯米粑软,粘性强。

  做法不同,形状各异。在一块长木板上阴刻成或方或圆粑的形状,辅之以寿桃等不同图案,用来做粑,这木板叫粑印,又称粑盒子。把米粉掺上少许糯米粉,加水和匀,不硬不稀,放到粑印里,用手压平,再倒下来,蒸熟后的粑,形状各一,或似仙桃,或似梅花,赏心悦目,孩子们特别喜欢。用稍稀的小麦粉随意做成粑,煮饭时贴在锅边,简单省事,不需要单独蒸,饭熟了,掀开锅盖铲下来,形状很像四五十岁的妇女有些下垂的乳房或小腹,有人戏称“拖奶粑”、“大肚子粑”。

    手法不同,称谓不一。用同样的原料,加工手法不一样,做出来的粑,称谓、味道自然大相径庭。糯米粉可以搓成小而圆的汤圆,又叫汤粑,用水煮食,根据嗜好,可加糖,可加油盐;用芝麻或腊肉丁、蒜叶、酱干等做馅,外层裹上糯米,谓之“欢喜团”。糯米饭用碓舂之,拌以芝麻,可以做成糍粑,籼米粉可做成发粑、实心粑、盏子糕等。小麦粉加水调成糊状,加鸡蛋、韭菜,可做成塌粑。稗子、稻谷、大麦发芽后磨粉做的粑,统称芽粑,甜味十足。挂面头子揉合后,切成四方端正的面粑,用菜油煎烤,又香又脆,食之,三月不忘其味。

    节令不同,内涵丰富。过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米粉做发粑、糕粑,祈望新年“大发”,老人“高寿”。旧时大户人家还用粑印做成“叫花子粑”,以应付正月上门的乞讨者,来者一视同仁,见人三四个,大小都一样。元宵节要做元宵果,三月三做“鬼魂粑”,四月八做“扒魂粑”,端午节做端午粑,重阳节吃的是糍粑。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儿时在老家,家里蒸了粑,母亲总会用碗装上几个热粑让我送上门,给左邻右舍的老人“尝尝新”。其情浓浓,其乐融融。

     情来礼往,粑为礼品。乡间注重人情物礼,很多交往都是以粑为礼品,体现情谊。盖房子是农人一生一世的大事,亲戚自然要送贺礼,粑也大派用场。起脚要送起脚粑,上梁要送上粱粑,进屋要送乔迁粑。养了孩子,添丁增口,实乃喜事,小孩百日送的是百日粑,抓周送的是抓周粑,周岁送的是周岁粑。老人逝世,“撞七”那天女儿要给娘家送粑,意为“扒家”,日后兴旺发达。新坟清明不过社,要送清明果、子孙粑。

     糠粑充饥,难以下咽。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不够吃,只能用芥菜、苦菜、红薯渣、麻叶、土茯苓、蕨根、葛根、棕树籽、油树皮等拌点糠粉做粑填肚子。这类糠粑吃下去,极不易消化,常常拉不下屎,很多人为此丧了命。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恐怕都记忆犹新,感同身受吧。

(编辑: 陈正新 )

相关热词搜索:那些

上一篇:湮灭的石臼
下一篇:乡间又见木偶戏

本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编辑入口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岳西周刊社  岳西热线编委会  主办  岳西县创联网络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 
岳西热线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2183314 举报邮箱: ahclwl@163.com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