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广告热线:0556-2222226
新闻热线:0556-2183314 通讯员入口 公众报料 手机版
  • 新闻热线:
    0556-2183314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俗风情 > 正文

蓼竹

2018-08-02 14:34:01     来源:岳西热线    作者:梧叶     点击:

  蓼竹,也叫箬竹,或蓼叶竿子,是竹家族中的小家碧玉。蓼竹高不过2米,粗不过小指,叶却大得惊人,通常一片蓼叶长度有40公分,最长可达50公分以上,宽也在10公分左右。可以说,在所有的竹类里,没有哪种竹子有这么宽大的叶片。如果说有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那么,蓼竹就是头脑发达,肢体简单——那顶在上面的叶子仿佛就是它的头颅,那密密丛丛葳葳蕤蕤的思想。

  乡下居家周围到处都有蓼竹,在小河边,在坡坎上,在树林间,甚至在庄稼地头。平常不把它当做有用之物,任其生长,任其荒疏,甚或砍了做柴禾,伐了扎篱笆,枯死的茎杆和叶子与柴禾别无二致,一如隐士和农夫在山中坐道,都是目光朝下,素面向上。

  但是你不能说蓼竹没用,蓼竹的用处在它当用则用的时候,在别的物什无法替代的时候。蓼竹纤弱的肩上扛着神圣的使命。

  比如夏天来到,雨水跟着到来,农民去耕作或赶集市要戴顶斗笠,这斗笠骨架里的夹层就是蓼叶叠成的。蓼叶斗笠最能避雨,又轻薄利朗,青青的竹叶俨然活着,在雨中焕发生机,故而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高吟迥咏。更主要的是,蓼叶斗笠养头,它仿佛在释放着生命的因子,即使是炎热的夏天,戴它在头上,仍然凉悠悠的,似乎有风在吹过,有绿意在焕发,有嫩绿欲滴的鸟鸣在流曳。倘若听雨,这便是最真切的雨声,起初一点一点,清晰可辨地敲响在耳廓,继之成片成流注状交响起来。你会想,雨亦能语,这是盛大的演说,是热烈的辩论,是高屋建瓴的呼吁。没有哪一个能说会道者有如此的底气,让你的头颅变成一只录音机,或者是功放器,让思维顺着雨水源源不断地走向土地,渗入根须,乃至在静夜升上一株庄稼的叶尖,灿亮成一颗夜露或者珍珠。

  比如端午来临,蓼叶又派上了另外的用场,乡下人用它来包粽子,清莹韧实,箬香袅袅。甚至连根扎绳也不用,蓼叶两片,它们拥抱,交好,配合极为默契。蓼叶粽子不黏连,不外溢,吃完后蓼叶上干干净净,它们就像来到人间完成一件重大任务一样,走的时候两袖清风,只留给你两颊糯香,一腔感激。所以老外来我们国家过端午,说粽子这东西好吃,要是外面一层绿色蔬菜稍微软和一点,那真是好极了——原来他连蓼叶也不忍舍弃。

  比如我们制成精美食品中的豆皮,也是蓼竹的功劳。只有蓼竹杆,那么直,那么细,那么光滑,在滚沸的豆浆锅里一头钻下去,起身,捞起一张半月形的豆腐皮儿,在阳光下稍稍一晒,迅即变得金灿灿,银闪闪,厚薄均匀,形制完美。你要是制作豆皮的能手,就不会放过这蓼竹杆上的一味异品——豆皮棍。当然不是吃蓼叶杆子,而是吃包裹在杆子上的厚厚的豆皮册。我之所以说它是“册”,完全是按照书籍的形状来设喻的。一张张豆皮被揭去,留下棍子上的那一层层,久积成册,恰如一册单行本;更有味道的是它的韧劲,或烹或炒,或溜或煮,总能吃出它的性子来。设若人的性子能入豆皮棍,那就堪可咀嚼乃至寻味了。

  比如扯挂面的面筷子,也是由蓼竹杆子来胜任。二尺来长,刮得溜匀,攀上面条,拉扯之后插进筷眼,各司其职,从无一根站错队的。我惊异于村人胡老爹的巨大面钵,更对他那似乎数不清的面筷子讶然。一个箩粉匠除了当日用挂面交换来的几斗小麦,他所有的只是这面钵和面筷了,或者还有墙角那方一人多高的箩柜。箩柜需用脚踩,踩出来的声音特好听,老人们模拟那声音编出歌谣:本!本!本啊本,一斗麦,二斗粉。胡老爹去世后,没听说他的后人有扯挂面的,想来那面钵、面筷和箩柜都没有得到传承,现在想来甚为可惜了。

  我没能做乡下的一株蓼竹,但是总隐约听到蓼竹说,站直点,哪怕你很纤弱。于是想到蓼竹筷子,并且由此想到,再找一个直性子人做伴侣,那才般配。谁能一辈子承受一根直筷配根弯筷的现实呢!

  这却很难。

(编辑: 汪超 )

相关热词搜索:蓼竹

上一篇:玉米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本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编辑入口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岳西周刊社  岳西热线编委会  主办  岳西县创联网络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 
岳西热线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2183314 举报邮箱: ahclwl@163.com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