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广告热线:0556-2222226
新闻热线:0556-2183314 通讯员入口 公众报料 手机版
  • 新闻热线:
    0556-2183314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俗风情 > 正文

岳西高腔剧种史漫谈

2017-04-16 16:41:52     来源:岳西高腔网    作者:汪同元     点击:

(一)剧种源于青阳腔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为什么叫高腔?此“高腔”是对应另一种“低腔”而言的。清康乾时期文人李声振在京都《百戏竹枝词•吴音》注释中说:吴音,俗名菎腔(即后世所称之昆曲),又名“低腔”,以其低于“弋阳”也。那么,“弋阳”是何腔调?“弋阳”即形成于江西弋阳县一带的“弋阳腔”。李声振在同书中对《弋阳腔》注释是俗名高腔,视菎腔甚高也。金鼓喧阗,一唱数和。弋阳腔(高腔)的这些特点均为岳西高腔继承。这种高腔因流行于岳西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名。
    岳西高腔的前身是明代青阳腔,距今约五百年左右。其形成,戏曲史界一般依据明代文人徐文长、汤显祖的有关记载:浙江余姚腔与江西弋阳腔先后传入池州府青阳县一带,与当地语音、民间艺术、地方土戏结合相融,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声腔。因形成于池州府青阳县一带,故称青阳腔。此一过程至明代嘉靖(1522)已告完成。青阳腔不断丰富、发展和壮大,至万历年间(1573-1620)已红遍天下,与中国南戏四大声腔之昆山腔并驾齐驱,时人呼之为“时调青昆”。其时南北书商也争相刊刻青阳腔剧本集,并誉之为“天下时尚南北徽池雅调”。
    青阳腔以其强大的能量,席卷剧坛风靡天下,盛极一时。与池州府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府人文环境相同,民间习俗相近,有着肥沃的戏曲土壤,势所必然地较早成为青阳腔的流布之区。其时,在安庆府平原地区各县乡村、民间灯会、乡间民俗活动及乡土文人中都有青阳腔的演唱活动。不仅如此,青阳腔发扬能博采众长,不断变革,“只沿土俗”,“改调歌之”的特点,每到一处便成为当地的地方戏曲,并给予各地后世戏曲以深远影响,促进许多地方剧种的形成,徽剧、湘剧、赣剧、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等地方剧种都与青阳腔有着亲缘关系。
    青阳腔风行百年左右,至明末清初,由于改朝换代、战事连绵、灾荒不断、瘟疫横行等诸多原因,使其由巅峰渐趋滑落。尤其是入清以后,安庆弹腔(即徽调)、黄梅戏等新兴剧种带来的冲击,加之自身的嬗变,更削弱其影响。

(二)传承脉络(第一阶段)
 

    青阳腔自明末清初传入岳西地域,已有三百余年。按其活动方式可分为“文人围鼓”和“舞台演出”两个阶段。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为皖河源头,于1936年始建县,析潜山(北乡)、太湖(北乡)、舒城(西乡)、霍山(南乡)四县各一部组成。境内山高岭大,交通不便,处在较封闭的状态。
    据考查:岳西最早传入高腔的是原“潜北”地区,区内有潜水自山里穿潜、怀两县注入长江,昔日为山区对外文化、经贸交流的主要通道。“水路即戏路”,明末清初之际,潜水上游的柳畈、菖蒲、五河等地,在外做官、任职、求学、行医、经商的文化人,频繁往来出入于皖河流域的安庆、石牌等高腔盛行之区。出于自身对高腔艺术的爱好和家乡民俗、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渐将高腔传进山区。
    早期传入的演唱形式是“围鼓坐唱”,起先传唱者不多,待入清之后,逐渐扩展,至乡土文人较集中的私塾,由塾师教学童习唱。清康熙年间五河沙岭乱弹腔名伶崔学京(1669-1730),就是少年时先在家乡随塾师学唱高腔,而后才出山从事职业演艺生涯的,这是小规模散唱的典型实例。
    县境内组成班社公开演唱,始于清乾隆、嘉庆之间:其时,柳畈的柳荣获(1784—1839,清优廪生)的七位胞兄弟(均文人)组成高腔围鼓班,在当地公开演唱并续传后人。
    稍后,道光早期,五河王达三(1808-1893,清监生)、王曰修(清举人、知县)和王炽远(军功六品)的六位胞兄弟(均监生)共十余人,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围鼓班,在五河、桃李演唱并续传文友。嗣后,潜北境内的茅山、小河南、向山、斑竹等数十处高腔围鼓班相继组成。
    这些围鼓班成员,全是文人学子,有举人、贡生、国学、监生、庠生学衔者过半,各班领头人多是赋闲官员、缙绅及塾师、郎中等。他们社会影响较大,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从事高腔演唱、研习与传播,许多人还是制曲、唱曲高手,技艺精到,唱腔板路规正。他们视唱高腔为雅事(称唱“曲子”),是文友之间的自娱自乐。所唱剧目是文词典雅、唱腔优美的明代文人传奇剧(明代文人传奇,是明代形成的一种戏曲基本样式)之精彩单出。间或在当地元宵灯会或某些喜庆场合演唱几支“喜曲”(高腔中专用的吉祥喜庆之曲),以因应民俗文化之需。因其演唱形式仅是“围鼓坐唱”,时人称之为“文人围鼓”。这是岳西高腔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围鼓坐唱”这种演唱形式,属曲艺范畴,有“以说唱叙述故事”的特点,与戏曲的“以歌舞演故事”有所不同。然而“围鼓”是早有流传的,道光元年(1821)的湖南《辰溪县志》有“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配以鼓乐,不妆扮,谓之‘打围鼓’,也曰‘坐场’。士人也间与焉”。后来县内各地围鼓班大有发展,至光绪中期数以百计,成员达千人以上。此期成员已不限于文人圈内而扩大至社会各阶层,但“围鼓坐唱”这种形式传承至今,是乡村主要演唱形式。

(三)传承脉络(第二阶段)
 

    岳西高腔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化妆登台表演高台大戏。清·光绪五年(1879年)冬,五河王达三、王曰修等捐资,请一外来(皖江地区人,由石牌进山)倪姓高腔艺人,在五河开设科班,教授王姓族中子弟。此人原就艺于京城某职业大班,因太平天国时期局势混乱散班后便浪迹江湖。他技艺不凡,文武兼备,各行当精通,唱做均佳,教戏成果显著,光绪六年(1880年)春节,其弟子便在灯会登台表演。倪某一住三年,教唱高腔戏号250余出(号称300出);培养了王友贤、王德冈、王尊贤等青少年,拿手戏有:《逼嫁》、《撬窗》、《扯伞》、《拜月》、《书馆》、《捧盒》、《夜等》、《秋江》、《百花赠剑》、《思妻》、《骂齐》等折子戏及《黄天荡》等武戏。接着,王达三等又出资添置衣箱设备。这样,一个行当齐全、设备较完善的五河高腔班得以组建。五河班一枝独秀,不仅在本地献艺,还常应邀至潜、太、英、舒、霍诸县毗邻地区巡演和传艺带班,桃李、河南、田头、斑竹等一批能登台唱高腔戏的班社相继建立。其间,双畈的汪顺香从长河流域传入高腔围鼓进入民俗活动演唱,白帽徐永和(中医、塾师)则率族中青少年,从石牌将皮影戏(唱高腔)传回家乡,巡演于英、太边境地带(该班后来皮影息演,改唱围鼓坐唱)。
    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两种形式的高腔班遍布县内城乡各地民间灯会,仕农工商无不以唱高腔为乐事,一时蔚成风习。正如五河高腔戏联所云:一曲升平歌大有,万家欢乐唱高腔。
    在经历清末民初20余年的停滞之后,1925年起再度兴盛一时。涌现五河、桃李(组合班)、白帽、斑竹、田头、柳畈、小河南等二十多个各具特色的高腔班社,出现了王会明、储卓南、王再成、蒋希亮、柳帮举、杨根三、徐东木、余道龙、何华东等一大批享誉一方的出色艺人。
    此后,由于大别山区连年内战,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弹腔、黄梅戏逐渐兴盛而带来的冲击,更因为岳西高腔班社均属各地民间灯会,战事频繁,天下不太平,导致民间灯会纷纷停办,这就使依灯会而生存的高腔失去核心平台。灯会高腔班其功能是配合当地民俗活动,全在自娱自乐,没有以商业活动为目的的职业戏班。这种体制能使高腔长期扎根于乡村并能维持高腔艺术形式少有变化,但艺术失去竞争却难以发展。诸多因素造成岳西高腔在建国前夕,处在濒危状态。
(编辑: 汪彪 )

相关热词搜索:岳西高腔

上一篇:杜鹃花,我心中的花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本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编辑入口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岳西周刊社  岳西热线编委会  主办  岳西县创联网络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 
岳西热线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2183314 举报邮箱: ahclwl@163.com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