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09:26:58 来源:岳西热线 作者:柳瑞林 点击:
夕阳西下,母亲驹偻着身子,背着满满一篓丛毛,和一班大妈大嫂们巍巍颠颠地走下山来。
扒丛毛是乡下人家进入冬季以后,几乎家家户户必做的一种活。
干燥的丛毛,易燃易灭,是烧锅煮饭最好的引火材料。乡下人家,大多是用锅台烧水、煮饭,需用大柴在锅灶里烧火,那粗大的柴块没有丛毛引燃是烧不着的。冬季烫豆耙最好的柴火是干丛毛,易燃易灭,便于把火的人控制锅底的火候。有经验的大妈大娘在初冬时便备好一年烧火的干丛毛。
立冬以后,下过几场浓霜之后,阵阵寒风把松树上的松针吹落到地上,山岗上,山排中,凡是有松树的地方,都落有大片大片枯黄的松针,家乡人习惯称为丛毛,那黄黄的,软软的丛毛,像金黄的地毯,铺满山野,在冬阳的映照下,闪闪发亮,踩在上面,软软的,柔软的,非常舒服。小时候,母亲上山扒丛毛,我们这些毛头小孩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到丛毛上面打滚、嬉闹。
每年的这个季节,松针满地黄。母亲便会在晴朗的天气里,拿着扫扒,背着竹篓到山上去扒丛毛,而且一连要扒好几天,一小部分用于烫豆耙,一大部分留作一年的引火柴。
扒丛毛不但要晴好的天气,还需连续十天以上没下过雨,这样扒回的丛毛才是干燥易燃的。在这方面,母亲是最有经验的。她会选择松树生长稠密的山岗或山排,那些连片生长的松树蔸下,少有杂槎,丛毛落在树蔸下聚成厚厚的一层,有的地方足有寸把厚,母亲用弯刀砍去树蔸下的杂槎,再用扫扒(用竹梢剖开竹板,火烤竹板弯成钩状,像张开的大手爪),将散落地上的丛毛,聚拢一堆又一堆,然后装到竹篓里或编织袋里。
山离家不远,屋的对面和背后都是长满松树的小山丘。扒满一竹篓或一编织袋丛毛,也就个把钟头的工夫,母亲背着满满一筐丛毛放到柴房里,茶都来不及喝一口,又回到山上继续扒,一下午能扒回五六框。只要天气好,母亲要连续扒好几个下午,她要乘着大好晴天,备足一年的引火柴。她常说,出门时,要晴带雨伞,饱带干粮。作为农村主妇,晴天要备好雨雪天的柴火,这样,不管下多长时间的雨雪都不愁烧不着锅。看着柴房里堆成了小山似的丛毛,母亲的脸上露出舒心地笑容。
家有足够的丛毛,母亲也觉得是一种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