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
2016-09-13 11:01:32 来源:岳西热线-岳西周刊 作者:柳瑞林 点击:
“一阎猪,二打铁,三做裁缝,四破蔑”,破蔑即篾匠。篾匠在36行中排行老四,由此可见,篾匠也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手艺。
可不是吗?在上个世纪,乡下农村哪家哪户离得开篾器呢?捞饭用的筲箕,晒稻用的竹匾,装稻用的箩筐,挑土用的簸箕,吃饭用的筷子,刷锅用的刷子,还有筛子、铺篮……这些篾器都是出自篾匠之手。因此篾匠在当时很吃香,尤其是在农历3月前,东家请,西家接,家家户户急着要用簸箕挑猪脚粪下地。即使手艺很差的篾匠也不会在家呆着,一是因为刚过年,家里还有腊肉自家酿的酒,不用花钱买菜,二是开春天暖日子长,比冬天出货要多,三是腊竹(腊月砍的竹子)做的篾器耐用。 到了油菜开花的时候,竹子称为菜花竹,这时候的竹子做的篾器易生虫,不能储存,篾匠停止做工,才得以清闲,到了三伏天砍的竹子称为火竹,火竹扎实,篾匠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直要忙到腊月24过小年才歇工。
我家附近有一个生产小组,人多地少,在大集体年代,几户做篾匠的人家长期在外做篾活,一日三餐吃人家饭,又有不菲的工钱,白天帮人家做篾活,夜里回家还搞篾器加工,等于拿双份的工资,家里显得比较富裕,其他人家眼红,就把男孩送去学篾匠,后来一个生产组23户人家就要20做篾匠的,在当时确实红火了一阵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篾匠——这一古老的传统手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今,塑料制品和水泥制品已逐步替代了篾器。小巧玲珑的塑料筲箕代替了蔑制的筲箕,装化肥用过的蛇皮袋比箩筐更加轻便灵巧,晾晒稻谷再也不用竹匾了,只需把稻子摊在水泥屋顶上,或在门前的空地上铺一块水泥地坪就可以晾晒谷物。至于刷锅用的蔑刷也改用清洁球了。做了多年甚至几十年篾匠活的老师傅也只好放下蔑刀改行做别的事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