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师
2016-12-19 10:02:45 来源:岳西热线 作者:柳瑞林 点击:
“民师”是民办教师的简称,是上个世纪70到90年代活跃在乡村教育舞台上的主力军,是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政策刚刚开始,农村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的生育高峰,平均每户都有3、4个甚至更多的小孩,一个或几个生产队的小孩拢在一起就可以办一所小学。由于十年动乱,国家人才匮乏,没有过多的正式教师分下来,为了普及农村小学教育,面对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起用了一大批民办教师,当时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缺乏足够的办学资金,民师只能和当地农民一样拿工分,一个月发给几块钱,年终参加生产队的分红,一年下来也就300块钱左右的工资。到了后来可以拿到50至90元不等的工资。
身为民办教师的人,不因工资报酬低而消极怠工,相反,他们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体谅国家的难处,不计报酬,克服自身文化水平低,教学条件差等方面的困难,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许多民师的教学成绩并不亚于当时的正式教师。
民师家中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工资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们常常是白天教书,早晚干农活,他们是教书的农民,种田的教师。我清楚地记得,我家附近有一位中年民师,那年秋收时节,他的妻子生病住院,责任田里稻子无人收割,更无钱请工收割,他只好晚上在田埂边上用竹竿挂上一盏马灯,连续四个晚上干到深夜十二点,硬是一个人把家里的十几担稻谷收回家。
分到单班教学点教书的绝大多数是民师,公办教师是不会去那里工作的。单班教学是非常辛苦的,一个老师要教二十几个学生,一至四年级的多级复试教学,各科教学一个人包教,中午还要给学生烧水、热饭,一个人既当教师,又当炊事员,有的民师离家路远,还要到学校住宿。
工作辛苦,工资微薄,地位低下。他们为何还要坚守着这份工作?他们心中都有这样一份企盼:国家总有一天会考虑他们的,会让他们转为国家公办教师,享受该享有的待遇,退休了还可以拿退休工资的。
国家没有忘记这些为农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民办教师。上个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在二十世纪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国家教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六年计划》决定按照“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分三步在上世纪末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大部分民师通过考试、选招、进修、直转等途径转为国家正式教师。使那些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民师圆了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