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广告热线:0556-2222226
新闻热线:0556-2183314 通讯员入口 公众报料 手机版
  • 新闻热线:
    0556-2183314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俗风情 > 正文

皮影老人

2013-06-17 15:10:51     来源:岳西民俗网    作者:罗从政     点击:

文/罗从政

    沿着布满荒草的小路向上走,步子迈得很艰难。两边的山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从两山交界的河流出发,山体呈“V”字形逐渐拉开距离,直指云端。攀上几步极陡的坡,视线豁然开朗,几间土屋直立着,似乎是等着迟到的我。
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我是冲着屋子里的主人而来——皮影老人。老人有名有姓,可村子及附近的人对他的记忆,只剩下皮影了。他的爱好早已成了他自身的符号。老人也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或许是能从中找到某种安慰。我和村里很多晚辈一样,称他“皮影叔”。
    我已从父母、四邻得知,皮影叔还住在山坡上,成了村庄最后的守望者。他身怀绝技,不但会用皮子做皮影、会打击各种皮影戏的乐器,难得的是,还有一副好嗓子。尽管岁月已经把他的嗓子剥落得残破不全,可他坚持着——他要用自己衰朽的嗓子,唱活整个没落的乡村。来此之前,村人告诉我,老人依然保持着以前的习惯,每到正月十五就在自己屋里表演一场皮影,即使已经没有一个听众,老人还是意犹未尽地敲着、唱着、乐着。
   拜访这样一位老人,无论出于了解技艺,还是见证一种执着,我的步子都坚定有力,心底充满快意。
老人看到我的到来,并没有露出一丝喜色,或许长期孤寂的生活,已经使他遗忘了一些基本的表情。我们之间相互认识,五六年前我就经常到他家看做皮影、听唱皮影剧;那时候,或许是因为有我这样的观众捧场,皮影叔的嗓子刚劲有力、神情也满面红光。几年不见,皮影叔的苍老让我惊讶。我没有露出异样的神色,像往常一样,亲切地叫他“皮影叔”。很快我又发现,皮影叔依然保持着超乎常人的镇定,从表情到言语,从动作到内心。寒暄之后,我表明是来看望他的,老人的脸上多了一丝血色,僵硬的纹路陷得更深了。
我是有备而来的,脑子里早已装满了问题,只等老人给我一个开口的机会。可我也知道,只有皮影是我们之间沟通的最好媒介。果然,还没等我挑起话题,老人就说开了。看着皮影叔慢慢蠕动的嘴,渐渐丰富的表情,我也轻松许多。除了皮影,老人还有多少牵挂呢?
   老人就是老人,他知道我从小就对皮影感兴趣,出口就滔滔不绝,我只有做个忠实听众的份。我乐意做这样的听众,除了我来此就具有了解皮影的目的外,倾听这样一位老人的心声,于我也是一种安慰。在我的提示下,皮影叔就给我从头讲起:
皮影是一种古老的乡村文化。在这方面,我们省是值得自豪的,历史上的皮影就发源于脚下这块土地。而且皮影是属于乡村的,只有在乡村,皮影才有生长的土壤,虽算不上高雅艺术,却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乡民,提供了精神的食粮……
之后,他逐步给我解说皮影制作。其实小时候经常看他做皮影,小孩子看什么都无心。如今,对这些感兴趣了,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听老人的话就像是听传奇。
    老人告诉我,做皮影的皮子最好是驴皮。由于本地现在没有驴,驴皮精贵难买,多用羊皮。无论什么皮,都要质地好的,多年生的——羊皮至少要五年。有了好皮子,然后要经过泡制、刮薄、磨平,每一道工序都有特定的技巧,任何一步没做好,都将影响表演时的舞台效果。比如皮子若是没泡好,僵硬,做不出棱角,就成了舞台上的“愚木”;若是泡过了,太软,直立性不好,上舞台了也是个“软柿子”。刮时厚薄必须合适,磨平也要小心翼翼。老人一边说,一边从身边大箱子中抽出一个貌像“武则天”的皮影形象,指着她说:这个就是当时磨得有点薄了,没有表现出武皇帝的威严,表演时形象不鲜明。
    我静静地听着,在心中默默记录。皮子做好了,只是制作出了皮影的纸,然后要在上面绘各种人物的图谱。图谱人物就像秦腔脸谱一样,古往今来,各色都有,有生、旦、净、丑之分。描绘出人物形象,还要用刀具精心刻凿。仅仅雕刻,就是一门大学问,总之要形象逼真、体现人物个性。出了人物的造型,再涂色;同时,涂色又与人物造型密切相关,什么样的角色,涂什么样的色彩,那是有严格讲究的。最简单的就是,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等严肃画形。至此,人物的身体部分基本成型。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是单独做成的,用线和身体连起来,就成一个完整的人。这些做完,皮影就有形象了,每一个都代表一个独有的角色。控制皮影人的是小竹棍,五根,两手、两脚、头部各一根。说着,老人就用一个皮影人给我演示起来。让我吃惊的是,老人树皮般粗糙的手一触到皮影就灵活自如,似乎是失去了控制,看得我眼花缭乱。老人说,真正表演时脚下还要踩动“机关”,引起锣响,嘴上就更忙了,说、念、打、唱,没有一丝闲暇。因此,皮影一个人就能表演,需要动用全身的器官,相互配合。
听完制作皮影人的程序,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深厚、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这位承载着民间文化的老者升腾起阵阵敬意。
在我百般央求下,皮影叔同意给我唱一段。只听道是“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也靠他。里里外外一把手……”老人边唱,边手舞足蹈,就像真的进入了表演境界。听着老人浑厚富有磁力的声音,似乎老人年轻了,仿佛又回到了属于他的年代。老人唱着唱着,眼里充满了泪花,声音也哽咽,渐渐减弱。我不知如何安慰这样一位,比我大几十岁的老者,尽管我能体会他心中的些许辛酸和无奈。我后悔,触动了老人最脆弱的生命“机关”。我能做的,只是想办法转移老人的情绪。我催问着,这段叫什么名字啊!老人沉默了一会,使劲地闭上眼睛,又使劲地睁开。好久才发出微声,这戏名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秦腔中也有相同的一段。
    我终于明白,老人为什么不情愿给我唱。他的嗓子已锈迹斑斑,一旦磨掉表层的锈,又会发出晶莹剔透的光芒。这光芒,足以刺透一位老人对皮影五十多年的感情细胞。他是经风历雨的男人,可也有泪啊!我在心中责怪自己,用好奇心触动了老人的伤疤;不过,毕竟我不是真正的主谋。是谁给老人的沧桑岁月,增添了一道道伤痕呢?
我找不到答案,若是有答案,也没有必要登山越棘,登门造访。
    曾经,我家也在这个山坡上,离皮影叔家不远。时代让我的父母、哥哥,还有我,再也住不下去,离开了村庄,离开了耕作几代的土地。离开的不只有我家,以前二十多户的小村子,如今也就只有皮影叔,和另外两家单身汉留守。
    皮影叔原本也有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外嫁,儿子都在外,据说已经是包工头,每年回来都会给老人很多钱。老伴死后,两个儿子就在镇中心为老人买了平顶房。老人的执拗,就像他的嗓音,无论儿子怎么说,就是不离开村庄。无奈之下,儿子也没办法,只有给钱来获取内心的平衡,老人把钱接了,可并不用。后来,儿子逢年过节就回来,总是给家里备足米面、油盐……
我没有问皮影叔为什么不愿去儿子买的新房住,虽不能完全理解老人的心思,但我知道他身体上布满伤疤,稍不注意,就是在给他的伤疤上撒盐,我不能这么残忍。
    本来,我还想和皮影叔谈谈关于皮影这类的乡土文化,听听他的意见。对于文化,老人的观点显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代表意义。老人的表情显得凝重,毕竟老了。乡村里孤独的风已经把他吹得如同一张薄纸,随时都可能随风远去。我没有再问下去,在沉默中,我们一样在交流。我努力地找了些乐观的话题,我不希望留下老人的悲伤,独自离开。
     太阳移动的角度越来越小,夕阳的颜色由橙黄变得泛红,投在淡黄的土墙上,有如谢幕的暗光。那天,我伴着暮色回家,皮影老人那苍老而浑厚的声音却像朝阳一般,在我心中缓缓升起,照亮我还显得稚嫩的心灵。

(编辑: 陈正新 )

相关热词搜索:皮影 老人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安庆民间艺俗文化

本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编辑入口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岳西周刊社  岳西热线编委会  主办  岳西县创联网络公司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 
岳西热线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2183314 举报邮箱: ahclwl@163.com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