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 > 正文

传承非遗 守护经典

2015-10-08 09:25:07     来源:岳西热线    作者:林智勇 储冬云 彭 婷     点击: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皖水的源头,隶属“吴头楚尾”,境内群峰逶迤,林壑幽深,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崇文尚雅的民风,使这里成为了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宝库。悠扬古朴的高腔,平仄相宜的鼓书,古老优质的桑皮纸制作工艺,朴实通俗的采茶歌,独具特色的皖西南古建筑……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岳西人民创造了众多灿烂的优秀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古老的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游走在边缘的经典。现在它们有个学名,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这些璀璨的非遗经典,我县的文化工作者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着,努力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机。
       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守护经典,始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概况:非遗宝库珠宝多
       五河的秋夜,宁静安详。一阵急促的锣鼓点,打破了静谧的夜晚。夜幕下,老人、孩子、忙碌了一天的男男女女齐聚一堂,围坐在戏台前,等候久违的木偶戏表演。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见过本土的木偶戏,但在很多老人的记忆里,木偶戏是儿时久远而温馨的回忆。一个艺人,一担箩筐,一个布架子,一锣一鼓,几个木偶就能演一台木偶戏了。木偶艺人似是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锣打鼓,那边操作木偶,嘴里还要唱起悠扬的黄梅调,精湛的表演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岳西是皖水的源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皖文化与吴楚文化在此相互冲击、交融,呈现出了多样的文化风貌和兼容并蓄的地域特色。岳西的戏曲文化古老悠久,安徽省域形成并对中国戏曲影响深远的三代戏曲剧种,在我县均有流布。其中,岳西高腔(1957年文化部定名)是安徽第一代剧种,是明代嘉靖年间形成的青阳腔之遗脉,被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今存剧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琵琶记》等250余出。弹腔是徽调的嫡系后代,是京剧的鼻祖,属安徽的第二代剧种,在岳西山区仍有遗存。黄梅戏属第三代,是当今新兴剧种的代表,在我县较为普遍。二扬子是皖西庐剧形成期的艺术,我县是安庆地区唯一的遗存地。岳西木偶戏属傀儡戏剧种,而其声腔仍属黄梅戏,在安徽其它地区已难觅其踪。这5个剧种跨越500年的历史,其声腔、剧目、表演艺术内涵丰厚,各具特色,成为岳西的戏曲瑰宝。
       除戏曲文化外,绿茶制作技艺、油坊榨制技艺、布鞋制作技艺等民间手工技艺在我县也得到很好的保存。特别是拥有千年历史的桑皮纸制作技艺在毛尖山乡板舍村仍在传承。毛尖山乡地处县城东部,有着丰富的造纸原料和悠久的手工造纸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当地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800年历史。千百年来,已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桑皮纸制作技艺,并流传承袭至今。中国纸张研究所曾对当地农民王柏林按传统制作技艺生产的桑皮纸样品进行检测,确认该纸已基本达到了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因此被选作2004至2005年故宫大修时的特选材料。2008年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扩展名录。
        为了保护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2014年,我县成立非遗保护中心,承担非遗保护工作。该中心拥有独立办公场所、专职工作人员、专业的档案库,全面负责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建档和非遗申报、保护工作。在一代代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逐级申报,我县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2项:岳西高腔、桑皮纸制作技艺,省级非遗2项:绿茶制作技艺(岳西翠兰)、岳西鼓书,市级非遗3项:木偶戏、弹腔、采茶调,县级非遗30项;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3名,市级传承人11名,县级传承人83名,群体性传承7处。“8月底,我们遴选了跑五猖、岳西豆粑、黄大茶等8项县级名录申报了第四批市级非遗,目前正在等待审批。这些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岳西地方特色,是一代代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亟需得到有效的保护。”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汪淳说。
(编辑: 储冬云 )

相关热词搜索: 经典

上一篇:孟昭升:一份终生难忘的电报
下一篇:倪文进:致力于农村水利工作的“专家”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