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 > 正文

播下一颗种子,等她萌发

2016-09-23 08:43: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雷琨     点击:

  “在见到张建松老师本人之前,我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女记者。”在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下称“实验华夏女中”)的阶梯教室里,执行校长刘海霞这样向同学们介绍“开学一课·新华每日电讯进校园”的主讲嘉宾——新华社上海分社高级记者张建松。
  即使对新华社的同事们来说,张建松也是一位带点“神秘感”的传奇记者。1997年至今,在7000天的职业生涯中,她至少有700个日夜是在船上度过的。不少同行对这个总是和“新华社‘雪龙号’电”“新华社中国海监137船电”“新华社‘张謇号’电”一起出现在报纸上的名字耳熟能详,但见到张建松本人时,还是会发出和刘校长一样的感叹:“原来是她!”
  “作为全北京唯一的女校,我们一直在培养学生的性别自信和文化自信,希望她们成为有文化底蕴、有独立思想的人。张老师作为在传统观念中的‘男性主导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女性,到我们学校来讲授‘开学一课’,实在是太合适了!”刘海霞校长说。
  “开学一课”是北京市西城区自2013年起推出的教育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行业精英到区内不同中学进行主题演讲、与学生互动、传播正能量。本年度的主题是“人生的选择”。
  作为今年的合作方之一,新华每日电讯社在众多新华社记者精英中优中选优,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张建松身上——一位“从南极看到北极,从太平洋、印度洋看到南大洋、北冰洋”的女记者。她的执着追求,她的逐梦精神,她的独特经历,对于豆蔻年华、正值做梦年龄的中学生来说,无疑“太合适了”。

“没有鸡汤”的海洋梦

  一接到新华每日电讯社的授课邀请,张建松马上开始“备课”了,“我愿意去!我可以讲讲我的海洋梦!到时我会准备很多自己在南极啊、钓鱼岛拍摄的美照;孩子们最喜欢看照片,这样最直观、科普效果最好!”她化着淡妆,穿一件浅紫色连衣裙,提起“海洋”“科普”,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让人很难想象她刚在大洋上“漂”了几十天。
  此前,张建松随“彩虹鱼”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乘“张謇”号科考船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海,进行“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探索新不列颠海沟的采访报道。
  尽管讲座主题与人生的选择和追求梦想相关,但张建松却并不打算在其中掺杂“励志鸡汤”。
  为了上好这一课,张建松准备了3套共上百页PPT,有关她个人的内容,只有2页——作为专家级科技记者,比起讲述个人经历,张建松更想上一堂海洋科普课,引导孩子们把目光投向占地球面积71%的蔚蓝海洋,换个角度看地球。她就对本报记者说:“这种科普非常有意义,就像是种下一颗种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会发芽……”
  张建松说得没错,实验华夏女中的同学被她亲手拍摄的“屏保级”图片迷住了。当雪龙号橙黄的灯光映衬着荧光绿色的南极极光一起出现在屏幕上,台下随即报以一片“喔……”的惊呼声。
  有女中的学生问她,登两极、护主权、探深海,面对重重险境,难道不怕吗,有没有想过放弃?张建松答得坦诚:“当然也会有一点怕,在海上,危险无处不在。但我总想,船上有这么多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大家都能去,我也能去。我是新华社的记者,我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有梦想要坚持,我绝不放弃。”
  张建松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新的梦想——到2019年,跟随“彩虹鱼”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下到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在11000多米的海底,进行新华社现场新闻的报道。“我已经跟科学家说好了,载人深潜器一共可以搭载3个人,我可以算一个。”

听见种子萌发的声音

  讲座接近尾声,一个坐在后排的小姑娘几乎是夺过话筒向张建松提问:“张老师,我也有跟您相似的梦想。我喜欢摄影、喜欢海洋,可是我妈妈告诉我,等你的兴趣真的变成了专业,你就不会再喜欢了。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梦想被周围的人否定了,想要放弃?”张建松说,她也曾失去方向,甚至想过辞去记者职业去美国和爱人团聚,但最后她发现不行,“我爱海洋、爱自己的工作,除了记者,我不喜欢干别的。兴趣是你追寻梦想最大的动力,我鼓励你坚持。”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涌到台上请张建松合影、签字。最后提问的小姑娘被落在后面,一位老师主动过来帮她往前挤,对其他同学说:“让让她吧,她是张老师的超级粉丝。”
  这位女孩叫于泽麒,今年上初二,她读过张建松2012年出版的科普读物《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地理学得很好,特别关注环境问题,刚才听张老师讲到气候变暖对南北极环境的影响,我感触很深。我想做一个学通社的摄影记者,我妈不同意,说我学习还没搞好呢。我也向往南极,可是我妈也不让我去。”女孩的同学郝江珊过来劝她:“我觉得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你现在好好学习,不是为了将来考最好的大学,而是为了有机会去做你想做的事。”
  接受完采访,两人说起张建松用一厚本采访集实现“南极梦”的往事,又争论起《南极公约》对极地环境保护到底有什么作用。听她俩叽叽喳喳地聊天,就好像听见种子萌发的声音……
(编辑: 胡源 )

相关热词搜索: 种子

上一篇:民心路灯点亮美丽山城
下一篇:石关美丽乡村建设巧打旅游牌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