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安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015-02-17 10:36:28 来源:岳西热线-岳西周刊 作者:储建军 点击:
法眼静观 推进法治建设
“粒沙看群山,滴水观沧海。”法律科班出身的王松苗有着敏锐的法律视角,善于运用“法眼”看天下。他通过法理分析,独辟蹊径,传递观点,多次带领媒体发出法治第一声,引发社会的关注反思。
2009年,征收17年的养路费终于取消了。但人们不会忘记2006年那条骇人的新闻:一位车主需要交纳的养路费滞纳金竟高达49万元。
2006年8月,一篇题为《天价滞纳金带来的法制乱象》的评论来稿送到王松苗的案头。文章质疑:天价滞纳金的源头——养路费本身可能与《公路法》(1999年10月实施)“依法征税筹集公路养护资金”的规定相矛盾。
寥寥数语,让王松苗如获至宝。他旋即找来几位法律编辑一起研究,在大家确信观点能立之后,他又让编辑马上连线两位行政法学权威,征求他们的意见。专家的观点平添了他监督的底气,便让作者把评论的重点转移到上位法的分析上来,看看“加收天价滞纳金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征收养路费本身是不是违法行为”。修改的稿件再次回到编辑部。他果断地把标题改为:《养路费:最近六年都是违法征收》,引得当班编辑连连叫好!一“题”激起千层浪。见报当天,网络上一片沸腾。第二天,中央电视台用了8分钟来专题解读这篇文章。公民发言,专家剖析,网民热议,引起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的高度重视。各路媒体历时两年多的持续跟进,终于使这项关系上千万车主的制度“寿终正寝”。
“书生报国无长物,唯有手中笔如刀”。20年来,他在新闻界主导了诸多的法治“第一声”:刑事被害人应由国家补偿;保护精神病人必须进行精神卫生立法;主诉检察官制度在全国推广……这些建设性的评论,一次又一次推动了法治建设。
20多年法治新闻人的经历养成了王松苗严谨细致的风格。他在工作中追求“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强调规范操作,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2012年,他离开报社到最高检担任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上任后,他致力于推进检察计划财务装备工作规范化建设,编辑出版了《检察计划财务装备工作职业规范》。该书出版后,业界内熟悉财务工作的人士评价说,“有了这本书,谁当计划财务装备局局长都一样。”私下里,他甚至自谑:“有了这本书,有没有局长都一样。”
刚柔相济 传递新闻温度
手中紧握犀利笔,心中充满正义情。“作为法治新闻人,不仅要法眼看天下,也要慧心暖人间,在展现评论硬力量的同时体现新闻人柔的情怀。”王松苗说。从贫困的大别山区走出来的他,对弱势群体有着一种天然的同情,总是想方设法地为他们鼓与呼。
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死亡案导致收容遣送制度被彻底废除。其实,对这项制度“发难”最早而且最持久的当属《检察日报》。早在2001年9月12日,王松苗就在《处理“三无人员”的制度反思》的评论中指出:对待“三无人员”,救济比遣送更重要。
这个反思来源于他对一起个案的追踪——
1999年9月,28岁的安徽青年徐英东被北京丰台公安分局收容后,送到昌平遣送站,可后来居然“查无此人”!他72岁的母亲冯彩云为此往返北京30多趟寻找独子,但两年来苦无下文。在租住的地下室里,面对风烛残年的老人,联想到有关部门的推搪,王松苗拍案而起!
2001年9月,王松苗与编辑们在报纸上以《儿子,你还活着吗?》这样一种平和而凄凉的追问,来表达老人的愤懑和无奈。此后,历时两年,他们先后在《法治评论》周刊进行了7篇报道,并约请专家撰写了《打官司非得等到失踪人死亡以后?》的评论文章,直接反思现行立法上的弊端。
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虽得以废止,但冯彩云的赔偿问题依然没有答案。同年6月,王松苗在《告别收容遣送要以史为镜》一文中,呼吁有关部门:“解决收容遣送过程中失踪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容不得有丝毫的拖延。在新制度淘汰旧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剪除那些并不光彩的‘尾巴’,用实际行动来抚平百姓的创伤,引导公众树立对新制度的信仰。”最终,在公安部的重视下,有关部门三下安徽,2005年,冯彩云终于拿到了50余万元赔偿。在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正是新闻坚持不懈的追踪,评论的适时出击,最终使得案件回到了法治的轨道上来,使弱者感受到了新闻的温暖。
20年来,从湖南靖州加油站的较量到浙江乐清150名三轮车夫的饭碗,从对山东平度农民工伤的声援到为浙江断臂民工的呐喊……王松苗对弱势群体的每一份关注,都让读者感受到了评论硬的力量和法治柔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