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1 15:47:09 来源:岳西民俗网 作者:陈正新 点击:
在八年抗战时期,岳西为国军四十八军驻地,许多军需都是靠岳西数千“力夫”(挑夫)从六安等地挑进来,在岳西通往六安、立煌(金寨)的古道上,挑夫大军川流不息,“丫”型打杵是是他们劳动工具之一。许多挑夫累死在古道上,流汗流血为保卫岳西这个大后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也中少不了打杵功劳!
疼疼打杵换换肩,疼疼外甥(孙)一遛烟”。这是岳西人过去常挂在口边的一个俗语。打杵是何物?恐怕现在许多年轻都不知道。而在过去,打杵是山里人每家每户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
在大别山区,过去不通公路,山民出门,抬脚便须翻山越岭,成天都要跟大山打交道。生产生活物资都是肩挑背驮,使用打杵则是山区人较常见的一种运输方式。行走山林荒径,遇有蔓枝棘刺挡道,打杵可作拨草披荆的开路棍棒,亦可“打草惊蛇”,便于及时发现毒物,避免蛇虫的伤害。山路多有豺狼野兽出没,手执打杵在握,便可用作防身武器,杵棍扬威,每每能起到驱赶野兽的作用。
爬坡下岭又用打杵支撑身体,因而便有了山民的“第三条腿”的美誉。在山路挑重担换肩时,可用打杵分担挑子的重力,挑担者只须约略低头,让挑子扁担缓缓从后颈部位移动过去,即刻完成迈步换肩的举动,从而免除了坡陡路滑不能歇担换肩的困难。如要在山腰中途停担休息,便用打杵顶住担子的一头,使得担子平衡,支撑在山腰之中而不致滚脱。俗语“打一杵、换一肩,不怕大岭和高山。”指的就是上述功用。
“山高路又陡,打杵不离手;任肩千斤重,靠它减忧愁。”这是过去广泛留传在大别山区的一首民谣,写的就是大别山区的这样一种特殊分载工具——打杵。其实,“打杵”在这里已不仅仅是劳动工具了!!
事实上,在整个大别山区,几乎都有“打杵”,如在相对高差比较大的山区,山高路陡,不宜肩挑背扛的地方,人们习惯于靠背背篓载运粮食和重物,为了歇脚又无法找到垫凳,“T”字型打杵即应运而生。该类打杵形状为“T”字型,“一”为横档,用以歇背篓;“∣”为竖杆,立地作为支撑柱。无论走平地或上高山,想舒服,只将打杵往屁股后一塞,背篓就有了依托,重量就全负荷在打杵上。想走,只须轻轻一抽。
相比而言,在我们家的打杵更普遍一种结构,是“ㄚ”型,一般与使用者肩同高或略低,主要是用于肩扛式体力劳动,抬木料、扛木头、抬石头等,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分担一个肩上的重物为两个肩膀共同分担,使用法是“拗肩”,也就是用“丫”型打杵,在搬运重物时等靠它来泄力省劲,实质上是分担于二肩。使用“拗肩”时,可左右开弓,将拗肩的丫字头戳进重物下面,另一头用力往上翘,压在一个肩头的重力就被泄散,一部分重量随拗肩转移到另一个肩上。二是暂时的放下身上重负,使用法是“歇肩”,若是双人或多人抬负,可同时用“丫”型打杵撑住重物;若是一人扛负,也可用以支撑,用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