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 > 正文

“红军洞”见证军民鱼水情

2017-05-03 17:10:25     来源:岳西热线——岳西周刊    作者:张焕荣     点击:

      岳西热线讯(通讯员 张焕荣)菖蒲镇水畈村有一天然山洞,被当地人称为“红军洞”,是当年活跃在大别山区的红二十八军受伤战士秘密养伤治疗的地方,现已成为我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战士们远离家乡和妻儿父母,为着广大人民的利益,来到大别山区闹革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不怕牺牲。
      县委党史资料第二十一期《方冲人民养护红军伤员》一文中记载:1935年6月中旬,皖潜红军独立营政委刘正北(时为潜山县湖村乡沙村人)率部队突袭潜山县城等地,途经水吼岭与敌军相遇,战斗相当激烈,红军有30多人受伤。战斗结束后将9名重伤员送到菖蒲水畈白云寨养伤。
      当年红军生活艰苦、物资匮乏,衣服非常破旧,脚打绑腿,穿着草鞋。伤员们大都一天只吃两餐,有时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甚至是一条小短糕。肚子饿得咕咕叫,还要保持洞内安静,防止被人发现,走漏风声。
      为迷惑敌人,红军想出了“假抬轻伤员,冒充重伤员”的好主意。当9名红军重伤员被连夜秘密送到红军洞后,第二天清晨,红军巧把9名轻伤员用担架抬着跟大部队走,经过方冲、水畈、撞钟河、南山岭(今潜岳两县交界处)。几天后,就传出“9名重伤员都病死”的消息,有人还见到当地人请道士给“死去的红军伤员”做法事,在当地买棺材,作坟墓,开追悼会。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起到了掩人耳目的作用,伤员得以安心治疗,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9名伤员全部康复,回到部队参加战斗。
      3个多月,100多天,当地善良淳朴的农民,始终守口如瓶、机智勇敢地保护着受伤红军。克服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困难,为伤员送医送药、站岗放哨。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红军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作为在红旗下成长的一代人,我们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编辑: 徐飘 )

相关热词搜索: 鱼水情 军民 红军

上一篇:王卫东:筚路蓝缕兴职教 旅游扶贫育英才
下一篇:岳西市场监管局到田头乡驻村帮扶助脱贫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