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社会 > 正文

茶树长出金叶子

2013-11-20 10:23:38     来源:岳西热线    作者:     点击:

 图为安徽省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房前屋后的有机茶园


    岳西热线讯   2012年5月22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到位于大别山区的岳西县主簿镇进行考察。在主簿镇余畈村,他看到村民们都盖起了漂亮的楼房,便问村民们盖房子花了多少钱。一位大妈告诉张宝顺,她家的楼房花了十多万元,除了政府给予的1000元补助外,其他钱都是自己种植茭白赚来的。


    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发展反季节茭白、高山蔬菜、茶树等生态农业,曾经贫困的岳西农民不但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在市场上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家家盖起了漂亮的楼房。村民们说,我们生产的有机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和岳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分不开。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纯山区县和长江、淮河中下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席卷全国的发展大潮中,岳西并没有被动地裹挟进来,而是依托自己的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经济之路。


    引进项目不降“门槛”


    对生态有影响的项目一律拒绝


    岳西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是长江、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5.1%,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发育保存完好的天然花园”。但所处大别山区,和许多濒临长江、交通便利的县市比起来,经济仍比较落后。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一年上缴利税能达到800万元的企业多的是,但在岳西,这就是最好的企业了。”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说,虽然岳西发展经济也需要引进项目,但有一个底线,对生态有影响的企业一律不能进来。


    周东明过去在市里当招商局局长,任务就是招商引资。来到岳西以后,许多人也希望在岳西投资项目,但在他这里却吃了“闭门羹”。周东明说,为了保护生态,岳西为项目引进设置了4道“门槛”:即严禁化工类、高能耗类、生态资源损耗类、高排放类的项目入驻。有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老板对周东明说,如果同意项目在岳西落地,当年就能上缴1000万元税收,周东明却拒绝了这家企业。周东明说,在岳西这个生态保育区,化工企业是绝对禁止上马的。


    还有一个大型造纸企业看中了岳西丰富的森林资源,希望能入驻进来,企业老板对周东明承诺,项目将在岳西投资5亿元,年税收5千万元。这对于岳西来说,不能不是一个诱惑。但周东明坚决拒绝了。企业老板又表示企业从国外进口废纸来作为生产原材料,不会砍伐这里的森林。但考虑到造纸企业的污染问题,企业依然吃了“闭门羹”。


    此外,周东明还拒绝了一家投资1.2亿美元、年税收1亿元的化工企业。


    拒绝了这么多大项目,也意味着拒绝了巨大的税收收入,作为岳西“一把手”的周东明,后悔不后悔呢?对于这个问题,周东明的回答是“不后悔”。


    “对岳西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第一,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第二,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具吸引力的资源;第三,生态资源是我们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如果生态环境因为引进污染企业而被破坏,那才是我们的最大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就不发展工业了,而是要精挑细选,发展生态型工业,让无污染、附加值高的企业入驻进来。而岳西县优良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不少高科技产业企业入驻,生产喇叭软件(振盆、振膜和线圈)的信华电子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总经理韩建平说,企业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生产车间必须无粉尘,而岳西的环境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正是这一点吸引了他们前来投资。


    岳西县环保局局长程卫华说,许多外向型企业对岳西开发区比较青睐,“因为国外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比较高,有一系列的标准、限制,而岳西对环保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对许多企业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岳西吸引项目的金字招牌。周东明告诉记者,在迎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方面,岳西县积极、理性地承接项目,从不降低生态保护的门槛,“沿海地区一些做得比较大的、有眼光的企业,在转移时恰恰看中了岳西的生态环境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岳西通过积极引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应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跨越发展新道路。截至2012年底,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到1200家,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先后培育的天馨纺织、明威照明、同昌机械等一批生态示范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周东明说,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发展生态型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践证明,岳西的这条路走对了。


    生态环境变成“金饭碗”


    让农民尝到甜头才能更主动保护生态


    对于身处大别山区的岳西农民来说,过去靠山吃山,烧火做饭,上山砍把柴禾就行。现在把森林保护起来了,靠山吃山的路子走不通了。怎么办?总不能守着这座生态资源丰富的“宝库”而受穷。经过认真思考,岳西县选择了另一条路子: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让农民真正从生态保护中受益。主簿镇发展的反季节茭白产业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主簿镇是位于岳西县北部的一个高寒山区乡镇,农业人口近8000人,拥有山场8.3万亩、水田8200亩、旱地1700亩。过去,当地村民最主要的农业就是种植水稻。但在这个高寒山区种植水稻,农民们并没有从中受益。


    “以前我们这里的水田都是冷浸田,流到水田里的山泉水温度很低,而种植水稻要求水温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行。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水稻都不能成熟,常常导致减产。”主簿镇党委书记产银杰告诉记者,就算水稻不减产,每亩最高也就产800斤,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摸索,主簿镇决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种植结构。既然主簿有先天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就是最佳的选择。经过调研,决定在全镇推广反季节茭白产业。


    发展茭白产业,主簿镇的优势很明显:种植茭白需要水温低,而无污染的冷泉水正好满足了这个条件。茭白生产大省浙江的茭白是每年4、5月或9月上市,而主簿6月~8月正好是茭白生长的季节。打了个时间差,让主簿的反季节茭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主簿镇生产的有机茭白产业现在有了名气,“主簿茭白”已经成为一个受到市场认可的品牌。甚至在田里还没收获时就已经被来自各地的经销商预定一空。


    茭白产业也给主簿镇的农民带来了巨大收益。产银杰介绍说,平均每亩茭白产量达3500斤左右,最高可以达到6000斤左右,平均价格为两元,这样一亩可以收入7000元左右。除去投入,每亩平均可赚四五千元。最好的种植户可以每亩可以赚到1万元左右。每家有三四亩水田,每年仅茭白这一项收入就可以达到两三万元。


    主簿镇种植的反季节茭白达到了8000亩,也因此被评为了茭白产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茭白也成为岳西县第一个、安庆市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除了发展茭白产业之外,主簿镇也把茶叶、高山蔬菜、猕猴桃作为重点发展的有机生态产业。通过建立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扩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带动全镇农户增产增收。目前发展的有机茶叶达4200亩,猕猴桃达5600亩。产银杰说,主簿镇的猕猴桃已经卖到了上海的大超市里,“我一次去上海,专门到超市看,一个就卖5元钱。”


    通过打响生态品牌,主簿的生态农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农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几年下来,家家都盖起来了漂亮的楼房。


    “我的观点是,农民一定要从生态保护中尝到甜头,真正受益,才会真正主动地去保护生态环境。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对农民来说,不仅是一个饭碗,还是一个金饭碗。”产银杰深有感触。


    在岳西,从发展生态农业中尝到甜头的不仅仅是主簿镇。菖蒲镇水畈村也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发展起了有机茶叶。


    拥有2000多口人的水畈村四周青山环绕,先天环境优良。但这里严重缺水,原来农民种植水稻,受水资源的制约,收成一般,家家只能出外打工。现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全村建起了2180亩生态茶园,房前屋后也都种上了茶树,茶园里禁止用化肥、农药,施肥使用沼液、沼渣。水畈村支部书记王卫东说,种植有机茶,每亩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是每亩水稻收入的4倍。


    岳西通过突出发展高山蔬菜、茶叶、蚕桑、果药、生态养殖为主的生态特色农业,不但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更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目前,在全县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到了72%,其中“岳西茭白”、“岳西翠兰”茶叶两项生态农产品已经成为岳西两张响亮的名片。


    让城里人过上农村人的好日子


    休闲旅游产业前景广阔


    在岳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人们更渴望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村庄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建设。


    水畈村通过几年努力,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级生态村。村支书王卫东说,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是关键。从2006年开始,水畈村先后投入160万元对全村村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硬化通村主干道路5.2公里、通组道路4.4公里,解决了出行不便的难题;配置环卫桶20个,全村的垃圾实现了几种处理;建立了污水处理氧化塘,来处理村民的生活污水。


    此外,水畈村还投资22.5万元在中心村庄道路两旁栽种了香樟、桂花、白玉兰、广玉兰等名贵树种1500棵;每户支持800元建设沼气池,目前已有350户农民用上了沼气池;实施太阳能工程,帮助310户村民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不但改善了能源结构,还有助于减少薪炭林砍伐,维护生态平衡。


    如今走进水畈村,平整结实的水泥路进树林、绕茶园、连农舍,穿村而过;道路两边栽种上了各种景观树,并竖立起一盏盏漂亮的太阳能路灯;一户户用鹅卵石、黑色木栅栏、精致的花坛装饰的农家小院洁净典雅;绿化带、篮球场、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和农民公园一应俱全。王卫东说,现在农民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水畈村的吴木松老人已经72岁了,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4亩地,都种上了茶树,一年收入就有两万元,“现在村里建设得和城里也差不多。”


    建成了生态示范村,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王卫东说,他们瞄准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就是要利用这里的生态条件,以特色农业为龙头,全面推动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已经请安徽省林果所、六安市农果所为村里做规划,准备把村里的土地流转过来,做附加值更多的生态产业,不但可以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把水畈村的生态优势发挥出来,要把生态农业变成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来带动生态旅游,前景肯定不错,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这里旅游度假。”王卫东信心满满。


    有这同样想法的还有主簿镇的农民刘松。40多岁的刘松原来在城里做家具生意,看到家乡的生态优势,他回到了家乡,正在着手建设从生态养殖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现在,刘松在主簿镇的高山顶上建起了养殖场,利用这里生产的有机粮食和山泉水养殖当地的黑毛猪,出栏后特别受欢迎。刘松说,他将养殖场的猪粪尿收集起来,建起了沼气池,利用沼渣沼液作为茭白的肥料,生产有机茭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循环链。并且还开办了农家乐,城市人可以到这里品尝一下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还可以采摘。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准备将村民的林地流转过来,发展散养鸡,延长有机农产品产业链条。


    “未来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我们这里采摘、休闲、度假,让城里人也能过上农村人清静、悠闲的幸福生活。”刘松说,有这么好的生态条件,这个想法肯定会实现。

(编辑: 吴奇 )

相关热词搜索: 茶树 长出

上一篇:包家乡开展人大视察、政协调研工作
下一篇:关于打造“三最”、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实施意见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