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乡村 > 正文

梓树村744个农民的脱贫故事

2017-11-21 15:06:54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点击:

  大山深处有人家:高山、流水、“别墅”,这里是安徽省岳西县梓树村。

  从落后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宜居的乡村乐土,得益于政府的扶贫大计,让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了“绿水青山”,让这里的村民靠勤劳的双手脱了贫,向着小康的康庄大道奔去。

 

  精准把脉——要想富先修路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地势险峻,是典型的深山区。2014年以前,梓树村的村民要想出村,只能走一条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下大雨,梓树村就和外界几乎断了联系,车进不来也出不去。交通不便,一直是梓树村群众们的一块“心病”。

 

  如今,从岳西县城前往梓树村的路上,已见不到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取而代之的是新修建的盘山水泥路。岳西县头陀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刘会发说,现在梓树村全村的路面硬化已经完成,宽阔的水泥路,通向了家家户户。更让村民感到高兴的是,梓树村到黄尾高速出口的18公里便捷通道将于今年底前投入使用。届时,梓树村至黄尾高速出口将由原来的1个小时缩短至25分钟,沿线受益人口近万人。

 

  除了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因病致贫也是梓树村一直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过去,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水稻种植和外出务工,收入迟迟上不去。扶贫项目来了,村民的创收渠道也就增多了。医疗费用的减免让村民在面对多发疾病——高血压和脑梗塞时多了一份底气,不再害怕因病返贫。

 

  产业开路——喂了鸡养起鱼

 

  从2014年建档立卡的240户754人,到目前仅余的4户10人,短短三年间,梓树村236户744位村民告别了“一穷二白”的艰难岁月。一批批贫困户顺利脱贫,得益于政府脱贫攻坚的决心,同样也离不开村民的信心和干劲。

 

  大排山原生态土鸡养殖示范园已是梓树村一个响当当的名片了。在外务工的储昭富靠着掌握的养鸡本领,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到家乡当起了“鸡司令”。

 

小额贷款解决了储昭富启动资金问题。资金、场地、技术都有了,养着1000多只鸡的养鸡场就顺利开办了起来。喂食、防疫、卫生工作做得细致到位,鸡快速成长,让储昭富的腰包渐渐鼓起来。

 

  第一年卖了900多只鸡,收入10万元左右。“相比于之前在外打工一年辛苦赚个3万元,好太多了。”储昭富由衷的表示。鉴于收益不错,他还考虑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同时还想着试养一些山鸡,丰富鸡的种类。

 

  在他的影响下,同样在外务工的汪兵联系上了储昭富。在他的帮助下,汪兵也开起了养鸡场,成功脱了贫。

 

  据梓树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郭逢春介绍,为了让这些农产品离开了帮扶也能销得出去。他准备联合包括储昭富在内的三家大型养殖厂成立产业合作社,通过真空包装以及冷链运输,打开市场,真正走进消费者。

 

  除了养殖,梓树村还积极推进红心猕猴桃种植以及流水养鱼等产业扶贫项目。“红心猕猴桃今年结了一些果,口感不错。等到明年全部挂果,贫困户就有了分红了。”郭逢春欣喜地表示。流水养鱼项目今年刚刚试点,在新建的几口大池子,投放了700多斤鱼苗。如果成功的话就可以向村民推广了,到时候家家户户都可以养上几十条鱼,又是一条创收的好路子。

 

  异地搬迁——下了山住新房

 

  再过半个月,吴太平就可以和老母亲住上新盖的楼房了。在两条路的交口处,一座新盖还没有装饰的房子特别显眼,这就是吴太平家的新房。只见楼上一角堆放着今年的新稻,而楼房旁边的猪圈,黑白两头猪却早早住进了新窝。

 

 之前一直住在山上的吴太平考虑到交通便利,终于决定搬下山来住。通过务工、种茶、光伏发电、养猪等,去年他赚了2万多元,而之前一年只能赚1万元。今年的他,好事连连,不仅刚刚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

 

  来到王贻春家,却不见他人。过了一会儿,才见他赶忙跑回了家,原来他刚才还在搅拌站干活呢。他家原来也在山上,住的还是80年代的老房子,刚开始也不想搬,后来在村干的劝导下终于搬下来了。

 

 今年初,王贻春一家五口住上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新房有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之前种水稻的田地重新种上了核桃、茶叶,去年下半年王贻春还贷款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拉水泥、黄沙等。“有活就干,最近天气好,天天都在跑。早上6点多出车,到晚上6点多收工回家。”

 

  早在2014年,王贻春还与人合伙开了茶厂,一年毛收入大概7万多元。“今年收了3千多斤干茶,1.2万斤的鲜叶,效益不错。”开茶厂之前,王贻春家小孩读书还借钱。因为这个茶厂,王贻春一家于2015年顺利摘帽。“去年买车小额贷的4万元,下半年就可以全部还清了。”他信心满满地说道。

 

  从山上到山下,从旧房到新房,异地扶贫搬迁让贫困户脱贫加速度。今年10月31日,梓树村又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9户44人也已全部乔迁新居。村两委将按照“创新机制、因地制宜、科学搬迁、稳定脱贫”的原则,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搬迁户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努力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脱贫致富——看得见 摸得着

 

  “想不到工作量如此大,想不到群众需求如此多,想不到扶贫工作标准如此高。”郭逢春用了三个“想不到”形容自己初来梓树村的感受。2014年11月来梓树村挂职的他对于他现在生活的地方感到很亲切。虽然3年的任期快到了,但是他向村民保证“等到今年底完成县摘帽验收才走。”

 

  作为梓树村第一书记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郭逢春肩上无疑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如何让贫困户脱贫?”、“如何让扶贫项目能够长久做下去?”、“如何让土猪、土鸡真正打开销路?”这些问题都是他需要一一解决的。

 

  对症下药,首先需了解症结所在。一上任,郭逢春便花了3个月时间走访了贫困户,掌握第一手情况。再通过与老党员、老村干及普通群众的接触,更加深入了解情况,将贫困户名单中错评、漏评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村里贫困户户主基本上都能叫得出名字。”村民一有困难,就会想到他们的郭书记。郭逢春每天从早忙到晚,忙着调节村民矛盾,忙着回访贫困户,忙着找扶贫项目。“一天最多有二三十位村民上门反映劳务纠纷、占田占地等情况,村委会院子里排了长队。”他常常忙到夜里十一点才能休息。家在合肥的他一个月回家两次,但常常接到通知在家里加班工作,因此被妻子埋怨“还不如不回来,回来也要加班”。

 

  对于村民们迫切要求改善的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问题,郭逢春在到村的第三周,便与村干部步行一天,实地查看从梓树村到黄龙村再到临近村庄的道路情况。在他的努力之下,道路畅通了,信号满格了,断电也鲜有发生了。

 

  如今,红心猕猴桃,黑毛猪、土鸡养殖,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等各类特色扶贫项目在梓树村开展的有声有色。其中,光伏扶贫、红心猕猴桃、黑猪等三个产业实现了帮扶到户全覆盖。“更多的产业扶贫项目,就是要保证贫困户多渠道创收,不让一户掉队。”他表示。

 

  让郭逢春感到欣慰的是,梓树村已于去年底在全省首批完成“户脱贫、村出列”,实现脱贫摘帽。从2014年建档立户贫困户共有240户754人到目前仅有4户10人,其中大多数为五保户。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8.7%降到了如今的0.5%。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组级路硬化率95%以上,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做大做强。

 

  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梓树村的村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感受到了国家脱贫攻坚的决心。

 

  下一步村两委将依托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将马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流水养鱼基地、红心猕猴桃产业园、水口河景观提升打造工程统一规划、集中打造,将盆景变风景,做到处处皆景点、四季有看点,将中心村建设成一个集休闲农业、生态观光、美好乡村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后扶贫时代梓树村产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 汪彪 )

相关热词搜索: 梓树 农民 故事

上一篇:公山村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
下一篇:响山村到318国道三标指挥部对接帮扶工作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