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打铁技艺
2016-01-04 08:50:30 来源:岳西热线-岳西周刊社 作者:陈正新 彭婷 点击:
“一阉猪,二打铁,三摸黄鳝四捉鳖……”这是过去流行在我县城乡的一句俗语,作为排名第二的铁器打造自古就是一项热门手艺。旧时,我县铁匠铺很多,打铁的师傅也很吃香。
铁匠师傅很吃香
铁器打造来源已久,有2000多年历史。打造铁器的场所叫铁匠铺,也称铁匠炉。铺子正中放个大火炉,即熔炉。炉边架一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势立刻变得猛烈。
一个铁匠铺一般由4人组成:一人拉风箱,两个徒弟抡大锤,一名师傅掌料。铁匠师傅先将需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再将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墩上(方言称‘砧子’)。由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师傅则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暗号指挥徒弟锻打,一边修改关键位置。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顷刻间就能变得或方或圆、或长或扁。
除固定的铁匠铺外,铁匠师傅也会受邀到各村去打铁。哪个村要打铁,就会事先和师傅约好,自家准备铁块和废钢,用土砖临时砌成炉子,然后请人去抬砧子、挑风箱和铁锤,等铁匠师傅来了就可以动工了。
因为打铁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铁匠师傅不管到哪家打铁,主人家都会备上好酒好菜招待师傅。而中途休息时,还会为师傅端上在当时人们看来最珍贵的糖水。
打铁如奏交响曲
一块废铁经过铁匠师傅的巧手,一下子就可以成为精美实用的器具。而打铁过程本身也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当风箱拉起,曲子就奏响了。为了加热的需要,那风箱会在平缓匀称的节奏中加速,节拍强劲有力。那炉中的火苗,也随风箱的节拍一起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翩翩起舞。待铁器热至彤红,用铁铗快速将其夹至大铁墩上,在铁锤的捶打下叮当作响,火星四射,甚是奇妙。随后,师傅会将即将成形的铁器放入水槽内,“滋啦”一声,一股白烟倏然飘起,淬火结束,器具打造完成。
技术高超美名扬
铁匠铺师傅的淬火和回火技术十分重要,全凭实践经验,一般很难掌握。各种铁器,虽然外型制作十分精美,但如果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就会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我县的“何氏刀具”之所以闻名于世,就在于他们的淬火和回火技术高超。
何家祖传五代铁匠,世居县城城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何泽佩(1891-1965)随叔父何力图在衙前铁匠铺学艺,后其子何泽佩也开始跟随父亲轮锤学艺。何氏父子技术精湛,产品工艺考究,所打刀斧、农具,具有灵巧轻便、刀口锋利、经久耐用等特点,其中,由他们打造的“何太”铭记茯苓刀更是闻名遐迩,远销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地,年销量1300余把。 (陈正新 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