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天:星耀新闻璀璨南空 矢志创新共建粤媒
2015-06-02 10:32:20 来源:岳西热线-岳西周刊 作者:陈庆鹏 点击:
选择深圳,开创天地
1992年,中国发生了一个惊天巨变,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热潮。深圳作为改革风气之先的南国城市,成为很多时代弄潮者的梦想福地。
“新闻记者有一种特别的职业敏感,要到南方去,要到深圳去,去创造一个新的天地。”1993年,汪博天没有任何犹豫,放弃了北京多家报社的录用机会,毅然选择了前来学校公开选聘的深圳商报。通过公开选聘,他顺利进入深圳商报工作,正式成为了一名记者。
刚到深圳,汪博天被分配到担负政务报道的记者部,负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采访报道。1993年8月5日,这一天让他真正领悟到了记者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当天14时10分,清水河化学品仓库爆炸的一声巨响击碎了深圳人午休的美梦。汪博天听到消息后,立即向领导请缨,要求前往现场采访。但是,部门主任没有让他立即奔赴现场,而是将采访任务交给了隔壁的社会部。仅仅过了30分钟,现场再次传来巨响,接着前方传来消息,市公安局两名副局长殉职;笋岗派出所所长殉职;报社在前方采访的记者重伤。
消息传来,报社立即派汪博天所在的记者部分头前往采访。作为刚当记者不到两个月的年轻小伙子,汪博天随几个老记者一起,奔赴了爆炸现场。现场的情景令他震惊,偌大的仓库区浓烟滚滚,大火正在吞噬着周围的一切。
在旁边武警医院临时救灾指挥部,汪博天清楚地听到救火专家们的分析,必须将救灾的重点放在救护油气站上,防止现场火势蔓延,将油气站引爆。如果引爆,爆炸的威力将十分巨大,整个深圳已建城区将不复存在。
采访现场如战场,深入救灾现场采访,面临着油气站爆炸夺走生命的威胁。汪博天置此不顾,坚持采访,直到夜里10点多才回报社,与几个记者一起统筹爆炸事件的所有稿件,并在几个版面上全面报道爆炸事件。通过他的采访报道,披露了整个事故的原因,让深圳人民消除了心理障碍。事后,报社召开了总结表彰会,总编重点表扬了他。他也因此被授予金笔奖一等奖,走进了报社更多人的视野。
在此次采访中,当我们问他对记者这一职业的认识时,汪博天毫不犹豫地说:“我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应该有记者的职业精神,要讲职业道德,要有社会责任。从事新闻工作,要不畏难,不避险,要牢记肩上的责任重于山。”
百村纪行,成绩斐然
“作为一名记者,不是在办公室采稿,而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获取第一手材料,倾听基层呼声,了解基层困难,将基层群众的意见呼声写出来、宣传出来。”汪博天说。
1995年1月,深圳商报发起历时160天“山区百村行”活动。汪博天有幸成为此次活动采访组第一阶段的领队,当时,采访组每天都要采访一个村,发回一篇稿,工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除了工作上的辛苦之外,生活上的艰苦就更多了。有的村镇条件艰苦,住处简陋,大家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有的村住处差,不仅蚊虫多,有时连写字台都找不到,只好以纸箱当写字台,坐在床上半蹲半跪写完稿件。”汪博天回忆99天采访生活时说。
在坪地镇采访时,汪博天意外发现了两名重庆少女被拐卖案。他在保证完成当天常规采访任务的同时,对整个案件进行了采访,并发表了长篇通讯《抢救两名重庆少女》,详细报道了深圳、重庆两市政府及公安、妇联等干部紧急救援、终于使两少女逃离虎口回到家乡的故事,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这篇报道获得报社当月“好新闻特别奖”。
在“山区百村行”采访活动中,汪博天带领他的采访组共发回文字稿168篇,图片200余幅,从各个方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深圳山村的真实情况。采访结束后,他撰写的深度报道《扶贫先要扶志》《自营企业,千呼万唤难出来》《教育,一块难嚼的“馍馍”》《庭院经济何以萎缩》等,每篇都有新视角,每篇都有新意。得到了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改革开放的深圳全面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活动结束后,市委组织部向采访组授予了“心系基层事、情满百村行”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