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成了村民嘴里的热词
2015-04-08 10:19:29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王政 点击:
风景如画的店前镇天台村,距县城80公里,水吼至店前公路(现在升级为省道361)穿村而过,海拔平均在650米左右,是典型的高寒深山村,革命老区村、贫困村。3月20日,记者来到该村,了解脱贫解困进展,感受革命老区村发生的新变化。
3月20日晴,上午记者一行从县城出发,驱车前往天台村。一路山高路陡弯急。车行2个多小时,随行的一位同志晕车呕吐。等到达村部所在地,已经快到11点了。
稍事休息,记者就和村干部聊了起来。“天台村山林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但田地少。全村有10个村民组、225户,940余人,其中建档贫困户68户、239人。从去年起,天台村被纳入高寒山区脱贫解困计划笼子,市、县扶贫办等部门先后来到村里挂点帮扶,村里的面貌一天一个样”下派干部、村第一书记方向介绍说。
记者步行2公里山路,来到了位于黑河边的该村天台组。村民吴生才正在家门口打扫院子,见记者前来走访,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喝茶。他告诉记者:“以前,家里零星种植伏苓、天麻等中药材,产量低,收入低,家里生活困难。直到2012年,我依托村里的自然景点黑河,注册了天台龙潭生态旅游公司,办起了“农家乐”,顺带销售本地的农副产品,去年一下子增收3万块钱,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据了解,在吴生才的示范带头下,天台村初具规模的农家乐达到5家。旅游经济成了村民嘴里的热词。
“今年,我村被纳入全县的整村推进村名单,将重点针对旅游和农业进行产业扶贫开发”走出老吴家,方书记继续给记者介绍情况,“今年,村里投资2万元对原有荒废的茶园进行改造。目前150亩荒废茶园流转和前期改造已基本完成,茶叶长势较好。预计这一项将使20户扶贫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该村投入3万元购置一台竹笋烘干机,建立一个小型的加工厂,由扶贫户承包经营,主要生产原生态的茶叶、竹笋、郎菜、苦菜等,并依托天台龙潭生态旅游公司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同时,为了扶持村民通过养殖脱贫,该村准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投入资金引导贫困村民建立高标准牛舍、鸡、鸭舍,争取使牛出栏率每年达到100头。鸡鸭销售纯利达到15万元。发展扶持土鸡、土鸭的散养户15户,每年销售1500只,纯利达到7.5万元。此外,该村还投资4万元在上畈组、曹河组种植40亩丹参,投资5万元在天台组种植50亩桅子。下半年还准备投资15万元建设100亩高标准油茶基地。预计各项收入能为扶贫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
对于未来的愿景,方书记表示:“希望到2017年,全村完成68户贫困户,239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天就黑了。当晚记者投宿在一户村民家,想着一天的所见所闻,觉得在这个革命老区村的“血管”里感受到了时代跃动的脉搏,祝福天台村的未来越来越好。
■ 新闻背景:
岳西是安徽省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县,也一直是全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扶贫,我县城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连续获得全省综合考核第一名。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在“输血扶贫”的同时,更注重“造血式”发展,在扶贫开发中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路子,总体目标:按照“四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高于、一确保”,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确保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财政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5%,全面摆脱贫困。(记者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