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安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2014-11-08 12:02:30 来源: 作者:储磊 点击:
曾经有一位古建筑专家作过一首诗赞美我县的古建筑和秀美风景,开头一句就是“山高路险古寨多”。我县的古寨史称“四十八寨烽火连绵”,而实际数字还不止这么多,许多山里至今还存有寨门、寨墙遗址。分布在我县深山中的大小古寨,大多修建于明末清初,这些古寨当时为军事基地,同时也成为平民百姓躲避战火的庇护场所。在冷兵器时期,这些山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的古寨中,位于来榜镇马园村的马园寨,是我县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寨。该寨寨内面积达1200多亩,寨内练兵场、饮马塘、兵营等遗址都还依稀可辨。寨墙长达4.36公里,全部由石块堆砌而成,犹如一条盘龙蜿蜒在山岗上,气势宏伟。东、西、北三面都建有寨门,至今也保存完好。南面是陡峭绝壁,故未设寨门。寨内主峰形如雄狮,下方又是一壁立千仞的悬崖,状如苍鹰,极其壮观。
《明史》记载,崇祯十五年,庄烈帝封四子慈照为永王。十七年李自成进京,朱慈照下落不明。而民国九年(1920年)《潜山县志》中记载有“慈照遁入后北乡(今岳西县境内)”的内容。
原来,在李自成进京逼死崇祯后,永王朱慈照就跟随一名宫廷戏子崔学京来到他的家乡,就是如今的五河镇。安顿好后,便入驻马园寨。永王利用崔学京是当地人的条件,招兵买马,准备复兴明王朝。最兴盛时,马园寨及其周边山寨的将士达数万人。但此番强盛也无法阻挡清兵的猛烈攻势,明军依然节节败退,最后只剩下三千余人,被迫躲入马园寨内,紧闭寨门,依靠有利的地形固守。清兵随即改用火攻,石头都烧红了,还是无法破寨。清兵只得采取围而不攻战术,希望能将寨内明军困到粮食绝尽,饿死寨内。
永王率领的明军在寨内存粮越来越少,战马也杀光作为军粮,最后连草根树皮也不得不吃,每天都有士兵死于饥饿。当粮草官来报寨中仅剩一升三合米时,永王愁得要拔剑自尽。崔学京夺下永王的剑,称自己有退敌之计。他命人将最后的米全部煮成饭,将米饭给一条狗吃,待狗吃完后,就将狗从山崖上丢下,摔死在清兵营帐附近。清兵剖开狗腹,见胃中全是米饭,顿时气馁,以为马园寨内粮食还多得很,连狗都能吃米饭。而寨外清兵却因后勤补给不上而吃饭困难,再加上久攻不下,军心也已不稳,于是清兵就此撤走,永王绝处逢生。但此前进寨的三千人,也仅剩下了八百。在马园寨流传的一句“上山三千、下山八百”的传说就是由此而来。
如今的马园寨,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静静地屹立在山中,鲜为人知。其南边在上世纪也修建了一座水库,就是我县第二大水库——大龙潭水库。古人修建的山寨和现代人修建的水库相互映衬,显得极为壮观,浑然天成,独具风韵。有如此好山好水,将来的马园寨,必然是一处休闲度假、修身养性的胜地。 (储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