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岳西热线·岳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 服务热线:
    0556-2222226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经济 > 正文

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走进岳西 寻访文化和生态资源

2013-11-11 08:56:37     来源:安徽网     作者:     点击:

核心提示: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定乾坤。昨日,“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也挺进大别山,来到了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岳西县。

 

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走进岳西

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走进岳西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定乾坤。昨日,“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也挺进大别山,来到了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五区”于一体的岳西县。看民俗文化,寻红色足迹,吸新鲜空气,访禅宗圣地。

民俗馆里体味农耕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地分江淮,襟连吴楚。昨日,采访团进入岳西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城郊的大别山民俗馆,在里面寻找农耕时期的文明。

高高的马头墙,灰色的青瓦房,一个徽派建筑风格的展厅内,农事、纺织、教读、婚嫁、文娱五个主题一一呈现了岳西人民纯朴的农耕生活。犁、耙、蓑衣等是男人下田劳作的必备工具,辘轳、纺车、织布机则展示了农家妇女的辛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梳妆台、绣凳、摇窝,一幅居家情景浮现于眼前。劳逸结合,闲时,听一曲岳西高腔,看一出木偶戏,都可以让村民们乐上好一会。

昨日,在民俗馆里,采访团也细细聆听了一曲岳西高腔,声调高锐,人声帮和,以锣鼓伴奏的岳西高腔赢得了采访团的阵阵掌声。“岳西高腔与黄梅戏仔细听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而且多数岳西人更爱听高腔,逢年过节便搭个戏台,一起热闹一下。”岳西县委外宣办负责人储青介绍道。剪纸灯笼、养生布鞋,还有修葺故宫所用的桑皮纸,都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采访团看着展厅里一件件民间工艺品,不禁佩服岳西人民的心灵手巧。

革命老区寻红色足迹

烽火岁月,红色记忆,在岳西表现明显。这座“红色旅游县”保有红军独立二师怀念部旧址,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红色文化纪念点,昨日,在独立二师怀念部汪氏祠堂内,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采访团一起回望这段峥嵘岁月。

而在采访中,好多趣闻也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在展厅中,一个用藤条编织成的狮子头,虽已过去80多年光阴,看着仍非常牢固,而舞狮就曾被用作发起暴动的信号。岳西盛产中药材,在战争年代,岳西对恢复红军队伍战斗力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35年,红二十八军被敌人尾追,将领高敬亭突然腹痛,紧急情况下,高敬亭被送往当地一农户家中,岳西一名老中医熬制中草药,终于使得高敬亭转危为安。而后来也是高敬亭带着红二十八军,一直在坚持着鄂豫皖苏区的斗争。

山间呼吸新鲜空气

岳西地处北纬30度线,神秘而奇特,群峰连绵,岚霭缥缈,泉水潺潺,林木蓊郁。昨日,刚到岳西,采访团里的记者就猛吸了几口山里的新鲜空气。“这空气干净,要多呼吸几下。”

鲜有污染的环境也孕育了一批珍贵的植物,其中以去年发现的“熊猫级”植物银缕梅为最,银缕梅与恐龙同时代,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在岳西县的深山中,竟有她的踪影,而且数目为全国罕见,着实令人惊叹。

良好的原始生态,让不少都市人向往,岳西的养生文化应运而生。“我们县平均海拔610米,森林覆盖率74%。之前有过测试,我们县负氧离子含量是世卫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6倍以上,是一个天然氧吧。”随行的一位岳西县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道。

就在2011年,岳西县一座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正式动工,在大别山里描绘了一幅旅游养生的蓝图。预计今年底,就可对外开放。“佛教养心,道教养身,岳西有这么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确实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龚旭东点评道。

牵手邻省打旅游牌

山光蕴禅意,水色漾诗情,这就是岳西县境内的司空山的魅力。司空山山势奇特,一峰玉立,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变幻莫测,颇有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之韵致。李白曾留诗“断岩如削爪,岚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来描述司空山迷人的自然风貌。

除了文人墨客留诗赞美,司空山也是一座禅宗文化颇为深厚的名山,乃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卓锡道场。昨日下午,采访团驱车两个多小时,赶了60多公里的盘山公路,来到司空山二祖寺,新修葺的宝殿大气磅礴,而仰观司空山确实如一位法师披着袈裟在打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对司空山心驰神往,到此处寻根中华禅宗,探访文化胜迹,而当地政府也正积极启动司空山4A级景区的建设。

此外,在多年的摸索中,岳西也为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找到了新的出路,就是从“各顾各”到“手牵手”,大别山将建无障碍一体化旅游区,与相邻的湖北等省一起全力打造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一个大别山旅游区呼之欲出。

今天,“皖鄂湘赣文化行”采访团将走进安庆市区,先是到独秀园继续寻访大别山的红色文化轨迹,而后将到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来了解这座戏曲之乡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

本报记者 朱庆玲 陈群 蒋六乔 摄影报道

(编辑: 朱玉霞 )

相关热词搜索: 湘赣 文化 采访团

上一篇:彩虹瀑布入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景区
下一篇:2014年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安排计划第三次征求意见函

本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服务热线:0556-2222226
Copyright @ 2014-2018 ahyx.cc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岳西热线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刘光耀 网站备案: 皖ICP备07009582号-15
岳西县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电话:0556-2188512 邮箱:yxwxb666@163.com